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打通“围墙”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美育课堂

发布时间: 2023-03-11 作者: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  以美育引领社会文化繁荣与发展,开创新局面,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重要战略。此次全国两会上,委员们聚焦全民美育,为文化强国建设献策。有委员提出,应打通“围墙”,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美育课堂。

  “要把表演艺术机构建成全民美育的重要阵地,在提升大众审美和人文素养上发挥更大作用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说,国家大剧院自建院以来,就把艺术普及教育作为重要社会责任,在全民美育方面做了许多探索。例如,近期,国家大剧院充分运用主旋律演出及活动,打造“艺术+大思政课”“开学*课”等美育品牌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
  王宁建议,表演艺术机构与教育机构紧密合作,将艺术纳入学校教育核心课程体系,实现学校美育需求与表演艺术机构资源供给有效对接。此外,教育机构可利用大型公益演出作为思政课重要内容。有关部门应加强对“美育+德育”融合模式的调查研究,适时推广。

  “国家大剧院每年将百场公益演出免费送到城乡、社区、学校等地,将艺术送到百姓身边,社会反响热烈。”王宁同时建议,支持表演艺术机构创新开展普适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美育项目,将各年龄段人群全面纳入美育工作对象,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美育传播体系,不断扩大全民美育覆盖面、提升社会参与度。

  “加强全民美育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底色,倡导全面性和终身性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民盟中央副主席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解释,所谓全面性,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落实,体魄美、品格美、思想美、精神美、文化美、艺术美、生活美、自然美都在美育范围内。所谓终身性,就是不局限于某个时段、某些对象、某类范畴,而是统筹构建一体设计、分段实施的“大美育”工作体系。

  吴为山建议,打通“围墙”,将博物馆、美术馆、音乐厅、剧场、文化馆等都作为美育的平台与课堂,成为全民美育系统的组成部分,借助创新科技的力量为全民美育插上翅膀,更好地在不同国家、不同地区乃至不同民族之间传播美和讲述经典,利用美和经典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一级导演、北京市第二中学艺体中心主任孟艳的提案则聚焦中小学生美育问题,她认为,相比德智体劳其他“四育”,中小学美育工作相对不足。“各地各校对美育存在认知差异,很多地方对美育工作的实效,简单理解为对美术课、音乐课的教学成果和舞蹈团、合唱团、乐团等课外兴趣小组节目的展示。”她说。

  “美育要让中小学生通过各种文化形式了解美、感知美,继而产生对美的热爱、对美的欣赏,*后升华到创造美。”孟艳建议,强化中小学美育工作督导评估,完善评价体系,创新美育教学和教材,探索利用人工智能、增强现实(AR)、虚拟现实(VR)等前沿技术,搭建“交互—沉浸”式美育课程教学模式等,提升学校美育课程吸引力。还应培养和补充高素质美育教师,提升教师群体美育工作能力水平。她说:“只有具备了美育素养的教师,才能向美而行、以美育人,培养出具有审美品位、能够进行美的创造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”

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